MiR1350 的有效负载为 1350 公斤,是迄今为止MiR 推出的功能最强大的 AMR,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借助 MiR1350,您可以高效地自动搬运极重货物和托盘。
常规信息
指定用途 | 用于货物的内部运输和内部物流的自动化 |
类型 | 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
颜色 | RAL 9005 / 乌黑色 |
产品设计寿命 | 5 年或 20 000 小时,以先到者为准 |
免责声明 | 相关规格可能因当地条件和应用设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尺寸
长度 | 1350 mm |
宽度 | 910 mm |
高度 | 322 mm |
重量(无电池或有效载荷) | 233 kg |
离地净高 | 25 - 28 mm |
负载表面 | 1304 x 864 mm |
轮直径(驱动轮) | 200 mm |
轮直径(脚轮) | 100 mm |
有效载荷
最大有效载荷 | 1350 kg |
有效载荷的占地面积 | 等于机器人占地面积。如果需要更大的有效载荷占地面积,请联系 MiR。 |
有效载荷放置 | 根据用户指南中的说明放置质心 |
安装 MiR EU-/US-/货架举升器时的最大举升能力 | 1250 kg |
速度和性能
最大速度(在平面上带最大有效载荷) | 1.2 m/s (4.3 km/h) |
最大加速度 | 无有效载荷:0.43 m/s2 最大有效载荷:0.40 m/s2 |
带最大有效载荷时的加速度限值 | 0.40 m/s2 |
工作走廊宽度 | 具有默认占地面积:2150 mm 具有最小占地面积和已关闭的保护区域:1200 mm |
便于 90° 转弯的工作走廊宽度 | 使用默认设置:2200 mm 具有最小占地面积和已关闭的保护区域:1550 mm |
便于两台机器人通过的工作走廊宽度 | 4950 mm |
转动宽度 | 2850 mm 具有最小占地面积和已关停人员检测装置:1850 mm |
定位精度(在受控条件下) | 停靠到 L 标志:X 轴上 ± 3 mm,Y 轴上 ± 3 mm,偏航 ± 0.25° 停靠到 VL 标志:X 轴上 ± 2 mm,Y 轴上 ± 3 mm,偏航 ± 0.25° 停靠到 V 标志:X 轴上 ± 20 mm,Y 轴上 ± 20 mm,偏航 ± 2° 停靠到立柱标志:X 轴上 ± 10 mm,Y 轴上 ± 5 mm,偏航 ± 0.75° |
可越过的间隙和底框梁宽度 | 间隙:最大 29 mm(以最大速度 0.5 m/s,从所有角度) 步进:最大 10 mm(以最大速度 0.5 m/s 和最大角度 40°),无有效载荷,不建议带最大有效载荷 |
充电器之间的最小距离 | 1100 mm |
带最大有效载荷时的有效操作时间 | 6 h 45 m |
不带有效载荷时的有效操作时间 | 9 h 50 m |
待机时间(机器人开启且空闲) | 12 h 30 min |
电源
电池类型 | 锂电池 |
MiR Charge 48V 的充电时间 | 10%-90%:46 min(环境温度为 22°C) |
有线充电器的充电时间 | 10%-90%:1 h 10 min |
充电选项 | MiR Charge 48V、电池充电器 48V 12A 和有线充电器 Lite 48V 3A |
充电电流, MiR Charge 48V | 最高 35 A,取决于临近充电周期结束时的电池温度和恒定电压下降。 |
完整充电周期的数量 | 至少 3000 个周期 |
电池电压 | 47.7 V 额定电压,最低 41 V,最高 54 V |
电池容量 | 1.63 kWh(47.7 V 时为 34.2 Ah) |
充电比和运行时间如下: | 15 min:1:12(运行时间 3 h,无有效载荷) 30 min:1:12.5(运行时间 6 h 15 min,无有效载荷) 15 min:1:9(运行时间 2 h 15 min,最大有效载荷) 30 min:1:9.6(运行时间 4 h 50 min,最大有效载荷) |
环境
环境 | 仅室内使用 |
操作环境温度范围 | 5–40°C 符合 ISO3691-4 第 4.1.2 节 |
存储环境温度范围 | 0–50°C |
湿度 | 10-85% 无冷凝 |
IP 等级 | IP 52 |
地面条件 | 无水、无油、无污垢 |
最大高度 | 2000 m |
合规
EMC | EN61000-6-2、EN61000-6-4、(EN12895) |
工业车辆安全标准 | CE、EN1525、ANSI B56.5、ISO3691-4、RIA15.08、ISO13849-1 |
安全
人员检测安全功能 | 当检测到障碍物或人离机器人过近时触发 |
急停 | 按下急停按钮触发 |
防超速 | 防止机器人行驶速度超出预定义的安全限制 |
机器人界面中的手动控制 | 基于令牌,用于访问手动控制的系统。机器人一次仅发出一个令牌。 |
安全保护停止 | 是 |
安全负载位置 | 当举升器/托板下降或上升的速度超过 0.3 m/s 时触发 |
通信
WiFi(内置 PC) | 路由器:2.4 GHz 和 5 GHz。内部计算机:WiFi 适配器:2.4 GHz 和 5 GHz,2 个内置天线。 |
安全 I/O 连接 | 6 个数字输入端口,6 个数字输出端口 |
以太网 | M12 插头,4p。采用 Modbus 协议的 10/100 Mbit 以太网,外部天线适配器 |
顶部应用的辅助电源 | 是 |
辅助安全功能 | 是 |
通用 I/O | 是 |
传感器
SICK 安全激光扫描仪 | 双 microScan3(前后)为机器人提供 360° 视觉保护 |
3D 相机 | 2 台 Intel RealSense™ D435 3D 相机 视场高度:1800 mm 机器人前方的视场距离:1200 mm 视场水平角度:114° 机器人前方的视场最小距离(用于地面视图):250 mm |
接近传感器 | 8 个 |
光照条件 | 必须符合 Intel RealSense D435 相机的要求 |
灯光和声音
声音 | 喇叭 |
状态灯 | LED 灯带 |
信号灯 | 8 个,每个角 2 个 |
维护
维护 | 机器人的四块侧面维护盖板 |
保养周期 | 6 个月或根据用户指南 |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
联系我们
固定电话:010-61590500
移动电话:15313019379
市场部邮箱:sales@jcsy-china.com
技术部邮箱:support@jcsy-china.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雁栖路33号院1号楼103室
景乘实业
微信智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