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显示清晰视网膜微结构
● 黄斑中央凹外的视锥细胞
● 小动脉管腔和管壁
● 黄斑变性的薄边界
● 视盘筛板孔
● 视盘边缘的神经纤维
● 微囊型黄斑水肿
● 微动脉瘤和微出血
黄斑中央凹外的视锥细胞 |

| 
|
小动脉的管腔和管壁 |

| 
|
视盘边缘的神经纤维 | 视盘筛板孔 |

| 
|
干性AMD的薄边界 | 微囊型黄斑水肿 |

| 
|
微动脉瘤和微出血 | 玻璃疣 |

| 
|
▶ 可检测及分析的病理状态
● 遗传性视网膜退化(如尤氏综合症中的视锥细胞分布、显性遗传视神经萎缩等)
● 药物毒性导致的视网膜病变
●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地区性萎缩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超早期症状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评估
● 青光眼
● 视网膜血管炎
● 动脉高血压早期征兆
▶ 最好用的自适应光学眼底成像系统
● 高质量定位机制和瞳孔的动态可视化使其能够迅速对准患者眼睛
● 低功率红外照明快速成像过程使患者的舒适度得到保障
● 全自动的自适应光学校正系统,友好的软件应用程序使医生能够轻松获取和管理最精细的视网膜图像
▶ 强大的软件支撑
● AOimage™,rtx1视网膜图像采集与管理
● AOdetect™ mosaic,视锥细胞马赛克量化分析

● AOdetect™ artery,小动脉微结构量化分析

● i2k Retina®,多幅rtx1图像快速自动拼接
▶ 规格参数
成像类型 | 面对面反射式成像 |
照明光源波长 | 近红外 850 nm |
探测器类型 | 低噪声CCD |
成像视场* | 4° × 4° |
光学分辨力* | 250 线对/毫米 |
相机像素等效间距* | 1.1 μm |
对视网膜的调焦范围* | ±800 μm |
最小瞳孔直径 | 4 mm |
屈光不正预补偿范围 | -12 D ~ +6 D |
内固视标激励范围 | H ±14.5° / V ±10°(以中央凹为原点) |
自适应光学控制 | 全自动,抗眨眼、抗眼动 |
图像导出格式 | DICOM、PNG、MPG等 |
*与眼球参数、瞳孔直径、光学疵点、眼介质透明度等因素有关